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

關於「最佳學習時間點」這件事……

湊「十」中的大噗
我不是一個迷信「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」的媽媽,相反的我一直深信有些事在起跑點前就搶先開跑是有害無益,我一直注意著各個學派理論(蒙特梭利、華德福什麼的)「什麼幾歲之前用手指寫不用握筆」、「什麼掉第一顆牙之前不要教寫字」、「什麼英文要在中文底子打好之後再教」之類的論點。
現在我覺得這些個論點跟另一個極端「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」一樣──聽聽就好,其實兩邊爭得不就是一個時間點的問題嗎?一個主張越早越好,一個主張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階段,時間點到了再去做該做的事。
乍聽之下,後者有理,但在「教育」這個主題裡打轉久了,益發覺得後者吊詭,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孩子絕對比皮亞傑還清楚什麼時候才是自己的「時間點到了」。
之於「教育」,相對的字眼應該就是「學習」;「教育」像是一種「給」,相對地,「學習」像是「採」、像是「要」;相較於「教育」,我現在更關注的是「學習」。我期待著我的孩子能長成一個「自主學習」的人,就像一直以來的我一樣,瞧,我不是打從做了媽媽之後,就一直在學習做媽媽嗎?如果強調「學習」的主體性──是我想「採」的、是我想「要」,我才去「採」、去「要」,那麼「教育」還能做什麼?管你要不要,我「給」就是了,你不要,我就「硬給」?
我沒有太大的創見,我以為「教育」真的不脫就是「給」,問題只在於給什麼?怎麼給?
給什麼?給環境。環境造就一個人的視野,身處不同環境的人,因為視野不同、看到的東西不同,想「採」、想「要」的東西也就不同;一個不知道日出有多美的人,是絕對不會離開溫暖的睡袋、打著哆嗦摸黑上山的,不然是吃飽太閒嗎?
怎麼給?潛移默化地給、不營營以求地給。「慢著火,少著水,火候足時他自美」,教育跟東坡肉一樣,「慢著火,少著水」潛移默化地給,「火候足時他自美」,營營以求地老開蓋看它好了沒,那鍋肉就註定不會好!
對於兩隻噗的教育,我看重閱讀、數學、語言這三個面向,所以我創造一個這三個面向都很豐富的環境,除了閱讀十分依賴特定的物質──實體書之外,對其他數學、語言乃至於其他「隨緣」的面向,生活即是教材,與其說是我創造這樣的環境,不如說我是帶著兩隻噗去看、去用、去感覺生活裡的數學、語言等等。
時間到了,噗們要拿筆寫字就寫字管他第一顆牙掉了沒,噗們要算「3+3=?」就算。問題從來不是在時間點,而在以怎麼樣的心態看待孩子的學習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